近日,贵州省大方、修文等多个地区降大暴雨,多地县城淹没、最大商场完全被淹,低洼区域水深达四楼高度,部分道路红绿灯杆仅剩顶部可见。民警发现后顶着暴雨冲进积水,蹚着浑浊的泥水,奋力被大水困住的灾民送至安全区。
每年梅雨季节到来时,南方地区多多少少都会出现积水问题。这背后是现实的城市治理问题。
首先,城区排水系统需完善。针对低洼易涝区,城市应规划建设大型雨水调蓄池比如地下蓄水池、下沉式广场等地,暴雨时暂存雨水,缓解管网压力。我们不能只从网上播报的英雄救人事迹中看到感动,要让救助的事情从根源上少发生,而做好硬件设施防控,才是治本之策。
其次,要加强民众自我预防和救助意识的普及宣传。除开手机上弹出的天气预警之外,宣传并培养群众下暴雨少出门、尽量不出门的观念。2025年4月,北京发布近十年首个大风橙色预警后,市民积极响应“非必要不出门”,北京两大机场截至12日18时共取消航班704架次,地面涉山区、地面高架线路的公共交通路线也停运。由此可见,预警和培养群众意识可以大大降低外出事故的发生率。
未来,当我们将“看预警再出行”变成如同“出门带钥匙”般的生活本能时,那些在手机屏幕上闪烁过的红黄蓝三色预警,便真正化作了社会文明里最温柔的守护,让每个人在风雨来临时,都能够从容应对,平平安安。
稿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作者:罗子涵(武昌工学院)
责编:沈素芬【责任编辑:沈素芬】